小樂答客問:衛星持股與核心持股該如何配置?
基本上這一個問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就我而言,我的配置方向是朝著50%被動持股以及50%主動持股為方向。
被動持股部分,我是以台灣高股息(0056)加上fb台灣50(006208)做為被動持股。持有ETF的好處基本上許多投資大師如巴菲特、柏格等人都相當推崇,只要大盤漲,分散持有大盤成分股的ETF也會跟著雨露均霑,不會有漲了大盤賠了個股的窘境。而且持有ETF不需要擔心個股業績好壞的問題,因為基本上業績不好的個股不會被留在ETF成分股當中。買進ETF的另一項好處是:個股的股價會有一去不回頭的情況(請看2498的股價!),但是ETF的走勢會較貼近大盤。一般而言,大盤走勢會上上下下,但鮮少會有一去不回頭的狀況!(當然萬一處於超級大空頭的市場就另當別論!)因此ETF無論是用存股的方式持有,或是波段的進出,都是可以的!
主動持股部分,我分為核心持股與衛星持股。核心持股部分主要是挑選產業穩定(如與民生相關的食衣住行產業)、財務狀況建全、股價波動度小、受景氣影響較小且每年穩定配發股息的長春型企業,通常可以選擇相關產業的龍頭股或是集團股。另外,一些具有特殊利基或獨佔寡占的中小型股,亦可納入考量。總之,核心持股的選股方向主要是以能長期持有並賺取股息為主,不必在意短期股價的波動!至於衛星持股的部分,則可以該公司業績是否持續成長、獲利是否改善、財務體質是否更趨穩建、產業是否處於擴張階段為擇股方向。衛星持股主要是以波段持有為主,賺取其資本利得的部分。但應該注意的是,即使衛星持股符合以上條件,仍應注意買入之安全邊際是否足夠?否則買在其股價大幅揚升之際,持有成本拉高,如遇股市利空反轉,股價的波動必然劇烈。因此在挑選衛星持股時,還是必須考慮買入之價格是否合理,並須觀察公司整體營運的表現。
而就核心持股配置與衛星持股配置而言,比例上可視自身需求進行調整。以我而言,我的目標是將兩者的比重維持在3:2的水準。而當遇到衛星持股股價大幅上漲時,除了可以分批賣出賺取資本利得之外,亦可用再平衡的觀念,賣出部分漲幅大的股票,買入下跌的持有標的(當然前提是要確認下跌的標的仍具投資價值),以維持整體投資比例的平衡。
最後附上我自己目前的核心、衛星持股組合,給大家參考,但不是做為任何投資的建議,請評估自身的投資風險!
核心持股 |
||
股號/股名 |
4/22收盤價 |
產業地位 |
1102/亞泥 |
37.1 |
遠東集團/台灣水泥市占第二 |
1712/興農 |
14.55 |
國內農藥龍頭大廠 |
4205/恆義 |
41.55 |
國內豆腐類製品之食品大廠 |
衛星持股 |
||
6279/胡連 |
68.1 |
車用連接器端子大廠 |
8926/台汽電 |
19.7 |
國內汽電共生大廠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