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機會在書店中翻閱林茂昌先生的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深覺其觀念與我們所強調的價值投資、分享企業經營成果理念一致(大概就是屬於巴菲特一派)。而其第二本著作《用心於不交易-我的長線投資成功祕訣》(財信出版)更是將其投資觀念化為實際的投資行動,讓投資人有所依循。以下就是林茂昌先生的「不賠錢投資法」:
一找出「不賠錢」的標的:
二等待合理價位進場買進
三股利再投資,建立長期的複利效果
小樂的心得:
第一點其實就是存股之前的選股階段,要挑那些股票才能作為我們長期投資的對象?作者提出了一些概念和數據藉以衡量股票的價值。例如:
1.找出具有壟斷力的公司:品牌(捷安特腳踏車)、專利(生產威而鋼的輝瑞藥廠)、特殊位置(如中華電擁有全台通信網路)
2.找出護城河優勢的企業:例如台塑集團(這個部份我之後的文章會再分享)
3.客觀數字:
3-1公司歷年獲利狀況:
A觀察每股盈餘及稅後盈餘,以5到10年為觀察區間,獲利穩定者即為可能的具長期競爭優勢公司。
B特別去觀察不景氣或金融風暴年度的獲利狀況。
C觀察近幾年每股盈餘太高的公司往往屬於熱門產業,狀況變化較大(小樂:如智慧型手機、觸控產業),不容易維持高獲利。EPS以2元以上即可,3以上更佳!
3-2淨值報酬率:
亦稱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以15%以上為佳!
第二點談的是股價位階的問題,再好的公司買在錯誤的位置,雖也可獲利,但所耗費的時間較久!我以下面的不等式表示:
好公司,低位階>好公司,高位階>壞公司,低位階>壞公司,高位階
而位階的高低可用五年平均每股純益除以股價,其算出的報酬率若低於通貨膨脹率,則表示其股價過高,需靜待其回到合理價格,也就是以報酬率遠高於通貨膨脹率的股價買進才划算!(假設通貨膨脹率為5%,公司每股純益為1.5元,若以50元價格買進,所得之報酬率為1.5/50=3% 低於通膨率,合理的價格為30元以下,即報酬率為5%以上,才能抵抗通膨,才算是不賠錢!)
第三點則是我們一再強調的長期投資並將股利投入,才能依靠錢滾錢的複利效果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