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一、事業主相關的經營原則

1.雖然形式上我們是一家公司,但秉持的是合夥事業的精神。查理•曼格和我視我們的股東為事業主-合夥人,並視自己為管理合夥人。(因為我倆持有很多股權,不管是好是壞,我們還是控股合夥人。)我們並不認為公司本身是公司資產的最終擁有人,因為公司只是一個管道,股東透過這個管道擁有公司的資產。

◎我們希望,各位視自己為一家打算永久持有的公司的股東之一,就像你和家人共同擁有一個農場或一套公寓的情況。

◎我們視股東為投資夥伴,它們將資金託付給我們,而且這一託付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如果我們看好長期前景,短期股價波動除了讓我們以誘人的價格增加持股以外,對我們並無意義。

小樂心得:

巴菲特強調的乃在於投資人不應將持有的股票視為一張隨時可買賣的憑證,僅關心證券價格的波動,而應以事業主的心態看待持有股票這件事情。而一家真正視股東為投資夥伴的公司企業,並審慎對待股東的權益,才是一家優秀的公司。

2.我們的董事絕大多數將他們的個人財富投資在波克夏上,一如我們的多數股東。如果公司經營不善,我們將自食其果。

◎查理和我無法向各位保證公司將取得什麼樣的業績。但我們可以保證,無論你選擇在哪一段時間跟我們作伴,你的財富和我們的財富將同步完全波動。

小樂心得:

巴菲特在此指出了多數董事將財富投資於公司上,將保證其利益與股東一致。這也就是為什麼投資者須注意到公司董監持股比例的問題。因為唯有如此,公司的領導者才有較大的可能性兢兢業業於企業的長遠績效與發展,這是符合人性的原則(以自身利益為考量,才能旁及於他人)。 

3.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是盡可能提高波克夏每股內在價值的平均年增率。我們評估波克夏的經濟實力或財務績效時,並不是以公司整體規模,而是以每股基礎上的表現為基準。可以確定的是,因為股本大幅擴增,未來每股基礎上的成長率勢必降低。不過,如果我們的成長率不超過美國企業平均水準,我們會非常失望。

小樂心得: 

隨著公司規模與股本的擴增,企業要想維持或提高成長率勢必遇到瓶頸,但巴菲特仍是以提高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平均年增率為努力目標。

4.為達目標,我們必須投資一組多樣化的優質企業,也就是能產生現金且持續賺取平均水準之上的資本報酬率的公司。我們希望能直接擁有這些公司,若不行,則主要透過我們的保險子公司,在市場上購入這種優質企業的部分股權。波克夏每年的資本配置,視可投資企業的價格、供給以及我們對保險資本的需求而定。

 

◎股市低迷很可能對我們非常有利。首先,股市低迷時,百分百收購一家公司的代價通常會降低。第二,我們的保險子公司會比較容易以誘人的價格買進優質企業的少數股權,包括提高我們再以投資公司之持股。第三,此類優質企業有一些(如可口可樂與富國銀行)常常回購自身股票,股市低迷意味著它們能以較低的價格回購,而我們也能因此獲益。

小樂心得:

巴菲特投資優質企業的原則為:能產生現金且持續賺取平均水準之上的資本報酬率的公司,他會以直接擁有或是購入部份股權的方式投資。雖然大多數的投資人均不可能直接買下一家企業,但若用收購企業的角度來評估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也是值得思考的投資理念。另外,股市低迷提供了投資者有利的條件,得以用誘人的價格購得企業的股權,因此,投資人不應視股市下跌為洪水猛獸,反而要慶幸有大特價撿便宜的機會。

 9.我們覺得高尚的意圖亦必須定期接受績效檢驗。我們會檢驗自己保留盈餘的決定是否明智,標準是保留一元的盈餘,假以時日是否能為股東增加至少一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一直能通過這檢驗。我們將繼續在五年期滾動基礎上應用這項檢驗。隨著波克夏淨值日益成長,要明智運用保留盈餘也日益困難。

◎若有一天我們無法以保留盈餘創造額外價值,我們將把這些盈餘發放給股東,讓大家自行運用。

小樂心得:

巴菲特對於保留盈餘的績效檢視,足證明其對於股東權益的重視。他認為與其將盈餘發還給股東,不如保留盈餘讓公司可以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當然,發回盈餘的前提是公司再也找不到更好的運用方式。因此我們就公司保留盈餘的政策,也可以依照巴菲特的檢視標準來看待。若是一家公司保留盈餘之後卻未創造更好的績效,也並沒有將盈餘發回給股東的打算,那我們可以肯定這不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好公司。 

◎執行長預測公司的業績成長率,不但有騙人之嫌,而且是危險的行為。

◎樂觀財測造成的問題不僅是散播沒有根據的樂觀說法。更嚴重的是他會腐蝕執行長的行為。 

◎我們對於投資人有三點建議:第一,小心提防會計品質差勁的公司;第二,晦澀難懂的財報附註通常意味著管理層不可信賴;最後,對那些大肆宣揚盈利展望與成長預期的公司,應保持戒心。

◎企業挑選董事時,應以商業頭腦、對公司業務之興趣,以及是否傾向以股東利益為本為準則。 

◎我們認同奧美廣告天才創辦人大衛•奧格威的理念:「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用比我們矮小的人,我們將成為一家侏儒公司;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用比我們高大的人,我們將是一家巨人公司」

◎我們的長期競爭地位因為這些細微行動而增強時,我們稱之為拓寬護城河。

◎我由自身經驗與對其他企業的觀察中得出一個結論:經理人經營績效(以投資報酬率衡量)傑出,產業因素遠比管理表現重要;換句話說,你上了哪一條船遠比你划船划得多有效率更重要(當然無論身處的產業環境是好是壞,才智加努力總能發揮顯著作用)。幾年前我曾寫道:「聲譽卓著的經營團隊接手一家產業基本面以虛弱著稱的公司,結果聲譽不變的是後者。」至今我的看法一點也沒變。如果你發現自己上了一艘不停漏水的船,想辦法換船通常比費力補破洞有益得多。

小樂心得:

巴菲特指出企業若處在糟糕的產業環境,即使經營團隊再怎麼努力,成效有限。因此投資人在考慮投資一家公司之前,應對於其所處的產業環境有相當程度之了解,否則誤上了「鐵達尼號」,其結局可想而知。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典重譯.最新增修版)

購書連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llenlinp/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410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巴菲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樂 的頭像
    小樂

    小樂的生存之道:理財規劃/存股策略/被動現金流

    小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